黄奇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是要取代美元世界地位——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为目标

在最近举办的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主题聚焦于“应对变化的世界”,会议于9月5日至7日在上海顺利举行。此次峰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携手组织,吸引了广泛关注,凤凰网财经进行了全面跟踪报道。

黄奇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是要取代美元世界地位

曾任重庆市市长、现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的黄奇帆,在峰会的“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环节发表了重要演讲,分享了他对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未来的深刻见解。黄奇帆指出,尽管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在近年间有所加速,但其实现的水平尚未能充分反映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结算货币,其影响力体现在多个维度:不仅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倾向于在对华贸易中采用人民币作为融资工具,众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时也更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合同中的计价应用愈发普遍。此外,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中的权重已由10.92%上调至12.28%,标志着其作为储备货币的角色增强。尽管这些进展令人鼓舞,黄奇帆也强调,相较于美元、欧元、英镑等其他主要国际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仍有显著差距,未来还需在多方面持续努力,以拓展其国际影响力。

针对外界部分观点认为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旨在挑战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黄奇帆明确表示不赞同这一论断。他强调,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而非取代美元。人民币是否能够成长为真正的世界货币,应由世界经济的实际需求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及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接纳度将持续上升,国际化进程自然会随之提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有意向或能力去取代美元的现有国际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