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李强:逆势中重塑增长 是今天每一家企业的必答题

“逆势中重塑增长,是今天每一家企业的必答题。只有新的增长,才能帮助企业对冲原有业务下滑,穿越周期生存下去”,9月5日,2024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现场,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

腾讯李强:逆势中重塑增长 是今天每一家企业的必答题

当前,全球经济疲软、行业内卷加剧,寻求第二增长点成为企业普遍共识。国际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面向全球416位在职CEO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79%的CEO计划在2024年底前制定出新商业战略,以应对未来挑战。2024年,全球 CEO 对增长的关注度达到了十年以来最高水平。

报告还提到,AI 是继数字化之后企业转型的关键任务和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考虑三年内进入新的国家市场,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以摆脱单一市场依赖。

“今天的增长,不是简单的要增量,而是与客户、伙伴一起,为当前困局找解法,为未来发展找路径”,李强补充道。

在逆势中如何寻求增长,李强现场分享了四个增长路径和客户故事。

首先,是数字驱动,向服务要效益。陕鼓,作为一家拥有半世纪历史的制造企业,当主营产品销量下滑,陕鼓借助腾讯云的技术能力全面拥抱数字化,提升服务收入占比,实现了从“生产型”制造企业到“服务型”企业的转型发展。2023年陕鼓的服务业务成为公司主要增长支柱,营收占比从最初的20%上升到57%。

其次,以 AI 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从“赶时髦”到“真有用”,深入一线场景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三峡能源就利用腾讯云TI平台的能力,替代了过去人工巡检的老方法,现在通过AI巡检从两周减少到只需要5-6个小时就能完成,巡检时间压缩98%。

全球化,毫无疑问是中国企业的共识。李强认为,全球化的本质,是本地化。中国企业的出海,已经从原来的“产品出海”,向生产和服务一体化的“平台出海”、“供应链出海”模式转变。腾讯云 CDC 就助力美的搭建了巴西智能工厂数字化基础设施,帮助美的低成本、快速搭建服务,实现资源的灵活和弹性调度,也满足了数据放在本地的监管与合规需求。

最后,是用户深耕,从存量找增量。李宁作为运动服饰行业的领军企业,借助微信生态的能力,构建了集内容、服务、交易为一体的“品牌新官网”,快速沉淀了 3000 万全域会员。过去一年,通过微信生态进行线上线下联动经营,拉动线下到店的消费者占比提升了120%。今年以来,微信生态的新品销售占比超50%。

李强表示,逆势中重塑增长,不仅要精准灌溉,还要深耕细作。在寻找增长的路上,腾讯坚持与客户、伙伴背靠背,以数字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模式转型、全球布局,打破增长天花板,挖掘收入新引擎。

以下为李强演讲全文:

各位现场、线上的嘉宾、朋友,大家上午好!

刚刚我的同事们整体介绍了腾讯在TOB领域的战略布局,以及我们技术和产品的最近布局。接下来,我将从企业家关注的焦点,结合过去一年来我们和生态伙伴、客户的共同实践,分享一些我们的观察和思考。

我们来看一份权威报告。国际权威机构Gartner进行了一项为期半年的调查,面向全球416位在职CEO进行了访谈和对话,结果显示,当前企业家的关注焦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有79%的CEO计划在2024年底前制定出新商业战略,用来应对未来的挑战;其次,62%的CEO将增长作为2024年的首要业务重点,这一比例创下过去10年(自2014年至今)以来最高水平。

谈及数字化转型,59%的CEO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是继数字化之后业务转型的关键任务,也是对所在行业影响最大的技术,并且认为AI有助于大幅提升生产力。

在全球突发事件的影响下,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也在发生变化,48%的CEO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进入一个新国家,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业务依赖。

当前,全球经济疲软、市场信心不足、行业内卷依然在加剧,增长变得很难,甚至很多企业连生存都面临挑战。但只有新的增长,哪怕是细分领域的新增长,也能帮我们对冲原有业务的下滑,才能让我们穿越周期,生存下去。

毫无疑问,如何在逆势中重塑增长,已经成为每一家企业的必答题。逆势寻求新增长,就是在为困局找解法,为发展找路径。

首先,当主营产品销量下滑,如何提升服务收入占比,这要求企业要勇于打破固有天花板,从战略和商业模式层面思考变革。

其次,降本增效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除了减员降低成本之外,我们也要思考科技是否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出海是中国企业的共识,如何快速在海外构建本地化、完整的生产供应链体系,以及运营管理平台,成为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最后,进入存量时代,获客变得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如何从存量客户中挖掘潜在价值,是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四个关于增长的故事。

第一个我想分享的是陕鼓。

陕鼓,是一家拥有半世纪历史的制造企业,核心产品轴流压缩机全球销量第一,轴流压缩机是典型的大国重器,一台轴流压缩机从几十吨到上百吨不等,是核电站、冶金、钢铁厂的动力心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陕鼓的主营业务是售卖大型装备,这些大型装备一度贡献了陕鼓收入的80%。随着装备制造行业市场需求疲软,加上双碳战略的推进,大型设备的销售遭遇了天花板。更重要的是,设备销售模式属于一次性买卖,抗市场波动性差,难以为公司持续贡献业绩。多重因素叠加,陕鼓急需寻找新的增长模式。

意识到大环境的变化,陕鼓快速对主营业务进行结构转型,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转型,在稳固主业的同时,开辟了工业服务和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两大业务线。

陕鼓转型的第一步是全面数字化。过去,陕鼓把大型设备卖给客户之后,每个设备独立运作,维护成本高昂且不够灵活,形成了数据孤岛。一旦遇到平台和功能升级,微小的调整都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测试。

现在,陕鼓把这些设备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连接起来,基于腾讯云TCS、轻联、Raydata等技术和产品,把原先分散的系统数据打通,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运维,实现故障诊断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目前,陕鼓已经完成了全球千余套动力装备的远程监测,以轴流压缩机为代表的整套能源装备系统上云率达到40%。

看到数字化带来的价值,陕鼓近年来加快了转型步伐,联手腾讯云一起,基于过往的数字化经验升级了创新的“能源互联岛”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可以对企业的冷暖供应、热水、电力、余热回收等多种能源进行统一管理。

陕鼓首先在自己的临潼工业园区实施了这一方案,让陕鼓集团临潼工业园区成为全球行业内能耗最低、排放最少的智能制造基地之一。目前,陕鼓把这套方案开放对外服务,在过去售卖的设备基础上,为更多的下游客户带来了全新的基础设施运营和工业服务。

2021年,工业服务和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带来的收入首次超过硬件设备,占比超过50%。陕鼓2023年的财报显示,得益于能源互联岛等分布式能源运营项目持续落实,能量基础设施运营和工业服务逐渐成为公司主要增长支柱,营收占比从最初的20%上升到57%。其中,陕鼓服务业务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

更轻资产的商业模式,也为陕鼓带来了成本的节约,每年的公司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3%。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陕鼓主营业务中,传统硬件设备同比下降,能源基础设施运营收入同比增长了15%。这使得陕鼓即便是在装备制造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近年来营收稳定保持在百亿规模。

借助数字化升级,陕鼓打破了过去依赖单一产品售卖的固有思路,实现了从“生产型”制造企业到“服务型”企业的转型发展,找到了多元化商业模式,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智慧绿色能源企业。

第二个我分享的是,三峡能源利用AI降本增效的故事。

三峡能源是三峡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近年来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截至2023年底,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总装机规模超40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3100亿元。

风电、光伏这些能源设施,往往在远离城市的海上、沙漠、戈壁、高海拔地区,地处偏僻。发电设备事关重大,需要定期巡检。以前,检修人员需要拿着检测设备,爬上80米高的风机顶部,到风口正盛的高处,给风机的维护检修带来很大困难,效率低,风险系数高。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腾讯云联合金风慧能,依托全栈式人工智能开发平台-腾讯云TI平台,为三峡能源打造了云边协同的人工智能体系架构,集合了红外感知识别、风机叶片异常识别、声纹故障识别等30余种算法。实现从人工巡检到自动化巡检、从故障检修到状态检修的转变,从而有效减轻现场人员工作负担,显著提升场站的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场站安全保障和运营效率。

以场站面积约2600亩的三峡能源甘肃武威智慧光伏场站为例,以往人工巡检一遍需要15天时间,并且还要承担设备停机带来的发电损失。如今,通过AI巡检只需要5-6个小时就能完成,时间压缩了98%。一方面检修人员们不必冒着严寒酷暑外出,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创新性工作上,整体人力成本降低 30%,另一方面通过AI对数据的监测和训练,将过去被动的设备故障处理,转变为主动预测,避免了非计划的故障损失,预计降低20%因为停机带来的发电损失。

不仅仅是在巡检,我们的AI能力也已经广泛应用于3C电子、汽车及零配件、半导体、新能源等多个垂直领域的生产环节。面向企业的智能化需求,我们坚持打造靠近产业的实用级AI能力。

去年生态大会,我们发布了腾讯混元大模型,如今混元大模型参数量已经达到万亿,位列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在基础和场景应用上均处于领先位置。我们也打造了腾讯云MaaS和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已经在金融、出行、医疗、教育20多个行业,锤炼了50多个解决方案。

三峡能源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大模型时,有的人焦虑,但有的人已利用AI获取实际收益。我相信,会有更多企业将AI大模型能力快速应用于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等环节。

第三个是关于企业出海的故事。

进军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通过出海找增量,已经是当前企业的普遍共识。今天,中国企业的出海,已经从原来的“产品出海”,向生产和服务一体化的“平台出海”、“供应链出海”模式转变。尤其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产业链、精益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将这些优势快速向海外市场迁移复制,成为很多企业出海的首要关注。

美的集团,是国内家电行业领头羊企业,在全球拥有约200家子公司,19万员工,其中海外员工达到3万人,近两年美的海外市场营收占公司年度总营收已超40%。为了拓展全球更广阔的市场,今年美的开始在巴西建设超级智能工厂,生产智能冰箱、洗衣机等产品,新工厂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预计年产能可达 130 万台,产品除供给巴西当地,也将销往南美洲的其他市场。

这座工厂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大量的数字化生产技术和创新科技,对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极高。海外建厂,不仅讲究效率,更要符合当地监管、合规和数据安全需求。为了支撑业务快速运转,需要快速搭建数字化底座,以满足生产业务系统对底层资源的需求。

综合了多种方案之后,美的借助腾讯云 CDC 本地专业集群实现了本地数字基础设施搭建,通过软硬一体的形式部署本地化算力,满足了数据放在本地的监管与合规需求。初期,最小八台服务器即可部署上线,帮助美的低成本、快速搭建服务。同时,CDC实现资源就近接入临近公有云地域实现统一管理,连接时延小于 1 毫秒,实现了资源的灵活和弹性调度。

值得一提的是,CDC采用公有云统一架构,各类资源支持横向在线扩容,满足美的业务增长的需求。

不仅如此,在美的全球化过程中,腾讯会议支持了美的全球19万员工,200+子公司的全球协同,通过一个会议号,串联全球美的员工,将各地业务紧密连接,高效协同。前不久,腾讯会议还升级了17种语言翻译能力,成为中国企业跨国沟通的高效协作工具。

全球化的本质,是本地化。面向中国企业的出海需求,作为一家云计算厂商,腾讯云具备全球化的服务能力,我们的基础设施覆盖五大洲 21 个地区,运营 58 个可用区,全球加速节点超过3200个。在全球化布局层面,我们一方面加速推动腾讯云、AI等自研技术和产品出海,另一方面也凝聚技术和生态优势,就近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安全、合规等一站式服务。

第四个故事,是如何从存量市场找到增长的故事。

作为运动服饰行业的领军企业,李宁有7600家线下门店,面对市场波动,李宁选择聚焦多渠道策略,在强化渠道零售效率的同时,借助微信生态的能力,开辟了一条增长之路。

李宁通过不断加强公众号、小程序、企微等阵地的建设,构建了集内容、服务、交易为一体的“品牌新官网”,通过多触点的形式,持续深挖多种玩法,实现用户高效转化和沉淀。目前,李宁已积累了3000多万全域用户。

李宁还依托腾讯云Mall的底层能力支持,推出了新品预售特卖、尖货发售、门店一对一抽签等创新营销玩法,把限量款球鞋等明星产品放在小程序首发,消费者可以在小程序上进行预约,再通过小程序或门店购买,促进品牌口碑裂变扩散,进一步激活了用户到线下门店消费。

过去一年,通过微信生态进行线上线下联动经营,拉动线下到店的消费者占比提升了120%。今年以来,微信生态的新品销售占比超50%,探索出了一条品牌官网电商的新路径,带动了李宁全域生意的增长。

不仅如此,腾讯云mall为李宁提供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稳定的线上购物环境,为每次尖货发售活动报价护航。李宁还基于自身会员数据和腾讯海量数据及标签,构建千人千面推荐算法,精准定位小程序适合接入的选品推荐场景,精准推送产品和活动信息,有效提升小程序转化,推动商品线上购买转化率提升50%。

李宁的成功,展示了微信生态在用户连接、社交裂变、私域运营等方面的显著优势。通过小程序、企业微信等数字化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和激活用户,提升品牌忠诚度,将私域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如今,微信生态正在帮助更多企业客户打造增长第二曲线,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弯道超车。

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多,市场上弥漫着悲观的情绪,我们有很多理由躺平。但过去一年见过很多客户、合作伙伴,看到更多的是,积极乐观、永不言弃的企业家精神。最后,我想说的是,悲观者可能正确,只有乐观者才能前行。

谢谢!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